无害化农业指以推进自然环境农法、创造无害沃土、栽培无害作物、提供无害食品,即在农产品的种植生产、流通、贮存、加工等各个环节上,使农产品达到无毒、无害、营养均衡的相关标准,并完全具备农产品自身原始特性的全产业链产生过程。
无害化农业主要内容是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原有的力量,生产安全无害的食品;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体系,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;因地制宜改善农田环境,利用生物肥料维持、增强土壤肥力;合理使用化肥、不用未腐熟的农家肥,不使用残留性农药、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学合成药物添加剂;并严格规范农产品加工环节及市场交易环节的操作标准,打造无害化农业全产业链。
新时代背景下人民需求已从求温饱到求环保,求生存到求生态,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,更加注重食品安全、营养、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等问题。无害化农业则是在考虑我国农业发展现状,依据国家“一控二减三基本”、《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》、《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》以及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等政策文件,结合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农业的发展理念,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。无害化农业更加精准,更重视生产过程控制,更加具有可操作性。在中国推广无害化农业发展理念,用无害化农业标准引导中国农业发展方向,将有效地达到避免污染、环境友好、回归自然、保障健康等目标,是保障食品安全有效的全产业链控制标准。